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财经】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

时间:2018-11-18 07:49:55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
        在今天举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了活动,并发表了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

在演讲中,他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科技创新的五个阶段,并指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全球研发投入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种创新资源主要向数字经济、人口健康、空天地探测、清洁能源、颠覆性技术等重点领域集聚,将加速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形成全球创新新格局,对人口健康和医药创新也带来深远的影响。”
微信截图_20181118075230.jpg
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韩启德院士,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中山,参加医药创新与城市发展国际论坛、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以及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这次论坛以医药创新和健康发展为主题,深入研讨我国人口健康研究和人才培养、医药创新及相关产业发展,对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吴阶平医学奖是我国最具权威的医学奖项,激励了许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向本届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人口健康始终是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医药创新是解决人口健康重大需求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我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医疗事业和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中国开始迈上了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我国科技创新和医疗事业始终与国家发展同步,持续努力和改革创新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借此机会,我简要回顾科技创新的这段发展历程,并结合人口健康和医药创新,谈一点思考和认识。

在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的那一年,我正好考取了文革后首届研究生并在中科院参加工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参与者,对我国科技事业这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我将科技创新这四十年划为五个阶段。通过这五个阶段,我国科技创新每一个阶段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开始到1984年,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率先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科研秩序,重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基础。大家都知道,文革时期,我国科研基础、科研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中科院所属研究所最少时只剩下10所。1978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此之前,中央已恢复了高考制度,并在1978年3月18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时任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科学春天”的大会书面报告,率先在科技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这是改革开放的先声,中国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院率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和待遇,从地方和部门收回了一大批研究机构,恢复了专业技术职称、研究生教育、学术委员会、学部工作等基本制度,同时开始选派留学生、开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这一时期,科技界逐步恢复和重建了科研基础、科研队伍和基本科研制度,科研工作开始走上正轨,科研人员焕发了活力,也打开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交流合作的窗口,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全面改革开放开启了良好开端。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5年开始到1994年,这是科技事业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发展的重要阶段,重点是解决服务经济建设和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活力,逐步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局面。当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体制僵化、队伍臃肿,科研人员的收入较低、活力不足,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不高,与经济建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1985 年,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通过实施“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政策和改革拨款制度、建立科研合同制等方式,逐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管理的弊端;通过创建科技园区、鼓励技术入股、支持科技人员停薪留职“下海”等方式,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我院物理所陈春先研究员在北京中关村成立了第一家民营企业。此外还有一大批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了企业,包括当时最有影响的“两通”(四通和信通)和“两海”(科海和京海),掀起了科研人员“下海”创业的第一波热潮,中关村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地标。这一时期,任正非也在深圳创立了华为公司。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建设,逐步理顺了科研管理体制,调动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精简了科研队伍,缓解了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员待遇不高的问题,取得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些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第三个阶段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以布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和提升创新能力,基本形成我国面向21世纪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在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与产业革命已经兴起,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要跟上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潮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把科技创新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1995年开始,中央把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基本国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部署。1997年,启动了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了“973计划”。1998 年,中央支持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同时支持大学实施“211”和“985”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科研机构和一流大学。布局建设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辐射、超导托克马克、上海光源、“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在世界重要前沿方向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包括量子通信、中微子研究、载人航天与空间探测、超级计算、计算机芯片等。此外,在1994年,我院就率先实施了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这些高层次人才大部分成长为我国21世纪的科技领军人才,带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才断层问题。

在中央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下,我国科技投入逐步加大,科技创新跟上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涌现出联想、新浪、搜狐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也开始创业,形成了中国第二波互联网创业热潮。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技成就。比如,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作为六个国家之一,参与了全球人类基因组计划;产出了铁基超导、龙芯系列芯片、生命起源与演化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际高水平科技论文也开始快速增长。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11年,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科技创新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中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明确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要求到2020年研发强度达到2.5%以上、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围绕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国家层面部署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涉及信息、航空航天、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能源资源环境、人口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明确了10个重点领域的62个优先主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重大原创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人口健康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推动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中央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2006年以来,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达到20%左右,超过GDP的增速;出台了一批激励政策和改革举措,实施了“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

第五个阶段是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和水平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了重要一席,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2017年,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科技实力要有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为我国科技创新加快实现赶超跨越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方面,2013 年 7 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院,对我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为贯彻落实“四个率先”要求,我院制定了“率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四个率先”;到 2030年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全面实现“四个率先”。2014 年8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率先行动”计划作出重要批示。同时,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目前已明确若干重大创新领域,启动了试点筹建工作。

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方面,中央也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要求加快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形成引领发展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国家创新高地,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高端产业,有力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将加快建设合肥、成都、南京、西安等一批区域创新中心。

在组织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方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2030年为节点,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目前已明确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脑科学等17个项目,并开始了研究启动工作。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包括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分置改革(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今年又出台了一批新的改革举措,包括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等。这些改革举措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中,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突破。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展和成就,他深刻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这里重点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些突出成就。

2017年,我国全社会R&D支出达到1.7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研发强度达到2.15%,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7.5%。

在基础研究方面,2017年,我国SCI论文总量达33万余篇,约占全球总量的18.6%,位列世界第二。最近几年,在全球自然指数中,我国一直排名第二,我院连续六年在全球科研机构中位列首位。一些重要学科方向已经进入并行阶段,有的甚至开始领跑,比如铁基高温超导、量子信息、中微子、凝聚态物理、克隆猴、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国际科技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空间探测方面重大创新成就,如“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探测,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空间冷原子钟空间科学实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墨子、悟空、慧眼等系列空间科学卫星,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测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蛟龙号”、“探索一号”科考船、“海斗号”无人潜水器等成功完成深海探测任务,使我国在深海探测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国产航母、运-20大型运输机、“华龙一号”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科技制高点上占据了有利地位。

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17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2010年起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4960亿美元,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联想等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独角兽企业中,中国有98家,仅次于美国。此外,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行,寒武纪芯片、智能分拣系统、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医生等一系列重大突破,显示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攀升。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我国科技人员总量已达535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校学生3650多万人,每年毕业的博士生近5.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55个,我院牵头或共建的有36项,约占总数的60%。比如,我院牵头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施的地位。目前已发现44颗新脉冲星。我院牵头建设的散裂中子源今年通过国家验收,使我国跻身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的行列,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研究平台。

回顾过去四十年,我国科技创新是在过去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比如,从持续的研发投入来看,据统计,从1991年到2015年的25年间,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只有2.9万亿美元(这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如果按照实际汇率来计算,总量比这还要低),而美国达到8.6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3倍),欧盟为6.4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2.2倍),日本为3.2万亿美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发展,很多领域进步迅速,让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很大压力,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也更加自信。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特别是与美国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比如在飞机发动机、高端核心芯片、集成电路、基础软硬件、精密加工仪器等方面,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奋起直追。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我国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当前,在全球政治经济面临深刻变化的形势下,科技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竞争合作的一个关键手段。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创新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图在未来竞争中保持和占据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全球研发投入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种创新资源主要向数字经济、人口健康、空天地探测、清洁能源、颠覆性技术等重点领域集聚,将加速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形成全球创新新格局,对人口健康和医药创新也带来深远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依托大科学装置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更加突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随着科研仪器设施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全球科学家的合作努力下,一些重大基本科学问题,如暗物质暗能量、微观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与演化、意识的本质等,突破的前景越来越清晰。基础科学的进展和突破,将为人类认知生命本质、更深入地研究生命规律、更好地解决人口健康问题,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理论指导和方法手段。

二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成为新引擎,极大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区块链等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超级计算、量子计算将在生物分子动力学、组织器官模拟、药物研发等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诊断医生等发展迅速,有望改变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格局。据预测,到2021 年,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行业规模分别达到200亿和32 亿美元,5年内复合增速超过30%。

三是深空深海深地加速发展,空天地一体化成为发展的重点。深空深海深地是人类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和获取新的资源来源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发达国家重点支持的优先发展领域。随着运载技术、深潜装备、地质勘探技术装备的不断升级,最近几年,深空深海深地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取得重大突破,也催生了一批相关新兴产业。深空深海深地的加速发展,既对极端条件下生命科学研究和人口健康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生命现象研究和医药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四是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基本理念,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当前,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等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为解决这些重大挑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清洁能源的开发、存贮和传输技术不断突破,被称为“第五能源”的节能技术也有望取得重大进展,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能耗,推动世界能源体系结构深刻调整,逐步改变现有全球能源版图。

五是生命科学的持续突破,为人口健康和医药创新提供了有力手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此相关的心脑血管、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全球医疗健康相关支出已达7万多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8.7万亿美元。

近年来,人口健康领域持续产生重大突破。基因测序已基本实现自动化、规模化和系统化,为精准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细胞免疫疗法目前已治愈多例恶性肿瘤患者,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了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成果。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将引发继药物、手术之后的新一轮医学革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在合成生物制药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脑科学被看作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后疆域”,欧盟、美国等都启动了脑科学研究计划,我院2011年就实施了脑科学先导专项,2015年成立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目前,脑科学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也将启动,将有力推动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治疗。这些重大科学突破和医药健康技术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手段,将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预测和干预为主转变,进入个性化精准诊治和低成本普惠医疗的新阶段,会极大提升人口健康的保障水平。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面对当前政治经济科技大变局,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成为国家战略和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了全面部署。对科技界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把这些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好。

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按照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机构层面和战略领域层面,加快构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确保中科院早日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步伐,打造一支面向未来、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带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卡脖子关键科技问题,做好未来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储备。

二是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强化创新激励政策为抓手,加快建设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理顺和规范现有的治理秩序,不断优化完善创新环境、激励政策、发展机制,积极改革探索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快提升治理能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是重视和加强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我这里特别提出加强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有几点考虑。首先,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人口健康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如到203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下降30%。这些目标要求对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提出了更多、更急迫的重大需求。

其次,目前我国研发强度已达2.15%,但要在2020年达到2.5%以上,必须在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的投入上有大的提升。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0强中,美国有36家企业上榜,其中药企就有9家,美国最大的三家药企强生、辉瑞、默沙东的研发投入总额达255亿美元(约176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年研发支出的10%),中国有10家企业上榜,但没有一家药企。目前我国药企研发投入最大的只有17.6亿人民币,4000多家药企生产的药品90%以上是仿制药,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多数依赖进口。只有加快发展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提升自主原创和研发能力,才能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好研发投入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第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基因编辑技术、免疫疗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等的突破,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加快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要集中有限的科研资源,在国家重大科技部署中加强重点突破;在政策上也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创新的导向,整合各类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创新联合体的新路子,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医药创新型企业。

我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目前有105个研究所、3所大学,9个海外科教中心,6.8万名员工,700多位院士,在学学生7.5万人。

人口健康是我院未来重点发展的8个战略领域之一。目前,我院有包括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所、上海药物创新研究院等20余家研究所、1万余人的科研队伍开展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天然产物新药创制、神经科学等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优势,也拥有一批支撑相关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与协和医院等一批医疗机构以及药企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最近几年,我院在人口健康研究和医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比如,今年上海生科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在癌症、神经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机理方面也产出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医疗设施和器械方面,我院自主研制的重离子肿瘤治疗设施已开始推广应用,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研制出世界首台复式肿瘤微创治疗系统获批上市等。在新药创制方面,去年我院研制的IDO抗肿瘤抑制剂成功转让,基于干细胞技术的脊髓组织损伤再生、治疗不孕不育已在临床上取得很好效果;今年7月,上海药物创新研究院研发的新型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有望近期上市。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我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研发机构、大学、药企、医疗机构等的科技合作,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提升我国人口健康研究、医药创新和医疗器械自主研制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报告。最后,再次祝论坛和颁奖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